截拳道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代武术奇才,李小龙宗师一生都致力于实战武技和武道真理的探索与改革中,并成功地为世界武术界打开了武术神秘殿堂的大门。但通常人们只知道截拳道是由李小龙所创,而对于其发展与成长历程,恐怕就鲜为人知了。也就是说,李小龙到美国后,随着对武术探索的不断深入和突破,由他创造的独特的武道系统名称亦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分别详解如下,供广大武术爱好者参考。 
 

“振藩功夫”阶段
 

  振藩功夫(JUN FAN GUNG FU),又叫振藩拳法、振藩国术,因为大家都知道,振藩是李小龙的中文本名,其内在含义是“唤醒和震撼外民族”,亦即“威震藩邦”。1958年,李小龙到美国一就开始着手改革原有的咏春系统,同时通过反复实践与论证,他还创造性地吸收了其他流派的国术和西洋拳的技巧到咏春拳中,从而逐渐形成了一套以咏春为核心,并且远战近搏皆可的更为实用的新的技击功夫体系,李小龙便将之称为“振藩功夫”。

 
  振藩功夫的适用时期是1959年至1964年,而且李小龙在西雅图的第一间武馆,便是以自己的本名命名的“振藩国术馆”(JUN FAN GUNG FU INSTITUTE),并且其首位助教嫡传高足木村武之(TAKY KIMURA)至今仍然以“振藩功夫”之名向学生们传授当年李小龙所教授的武艺。
 

“振藩拳道”阶段

  从1964年开始,李小龙又逐渐摒弃了咏春中的传统套路,而仅保留了其中的实战精华与黍手、木人桩等训练内容,并由于振藩功夫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武道模式,而是一个不断发展进化与不断自我完善、生机勃勃的武道哲艺进程,所以李小龙又不断吸取了空手道、西洋剑术、柔术和泰拳的精华元素于自己的武道系统中。
 

  由于他曾应邀出席1964年8月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堤举行的“长堤国际空手道周年冠军赛”,有幸结识了“美国空手道之父”艾德.帕克、空手道大师乌以努.大岛、“世界跆拳道之父”李峻九、“棍王”丹尼.伊诺山度及“柔道天才”西博.诗冈等一大批美国武坛顶尖的名家好手,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学习和切磋,这就为他以后真正创立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说李小龙在这个时期的功夫系统,已比早期的振藩功夫提高了许多,虽然李小龙早在1966年便有“截拳道”这个提法,但那也只是在酝酿之中,而没有向世人公开出来。事实上,在1964年到1967年以前,李小龙都是以“振藩拳道”这个名称来宣传与称述自己的功夫的。

 
全真全能的“截拳道”

武武随着李小龙对世界各种武技的交流、学习和理解的深入与有机的吸收、融合,振藩拳道的技战术结构亦慢慢地由量的积累,又产生了质的变化。1967年,他再次突破了创立初期的截拳道的体系与结构,并进一步融合了菲律宾武功、印尼格斗技、中国内家拳术及合气道等世界武道的精华,而创出了全真全能且有利于研习者全面发展与提高搏击能力的全新的综合格斗技武道系统。

  这时的“截拳道”作为一种独立的武术体系与哲学理念,其技术结构与哲学表现形式均已趋于成熟悉,所以李小龙才正式将“截拳道”这一名称公之于世。另外,在伊诺山度保留的“洛杉矶武馆”纪念品内,确有三块写着截拳道箴言的木牌,以标明个中语句乃摘录于1966年,惟遍查李小龙该段期间的公开讲话的内容却从未有提及过截拳道。而直至接受《黑带》(BLACK BELT)杂志于1967年10月份的访问(这是该杂志对他第二次正式公开访问),李小龙才将自己的武术心得或功夫体系称为截拳道。事实上,在此之前,包括同年9月颁予著名影星史提夫.麦昆的修习证书时,仍沿用“振藩拳道”的名号。后来,由于李小龙在武道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其“截拳道”作为卓越的现代新型武道亦随之风靡全球,李小龙通过截拳道向世人展示了武术的真理,并为所有搏击追寻者提供了根本的修炼和学习指导方法。
 

  正因如此,截拳道创立之前的“振藩功夫”或“振藩拳道”反而变得鲜为圈外人士所知了。当然,然截拳道之研究界对于“截拳道”这一名称的产生之过程仍有极大的争议,例如,据伊诺山度在其著作《截拳道之艺术与哲学》(《Jeet Kune Do,The Art And Philosophy Of Bruce Lee》)中所述,截拳道的命名,是李小龙于一次驾驶途中突然提出的,并很不着意地将“阻止他人拳头的方法”之英文原意,撮译成中文,再按广东话拼音创作而成。

  但按照其他辅证及李小龙另一位得力爱徒黄锦铭的忆述,上述说法显然亦存有疑点。因为在李小龙的遗物内,仍保存了为自己的心得命名的草稿。而从该资料中,可以看到李小龙写了“Fa Hown Tao”、“Fa Hown Kune Do”,以及“捷拳道”、“化空拳道”等等中英文命名的原始构思。至于黄锦铭的下列忆述,更可视为另一项有力的辅证:

  “1967年7月,一贯厌恶分门论派的李小龙突然表示有意为自己的功夫系统定个便于称呼的名称。虽然首次听到他有此意,但从他随口说出多款选择,已可看到“截拳道”绝非即兴之作。而选定后,李小龙还慎重地邀请一位著名的语言学教授来帮他推敲这个命名是否适用。

 
世界大同意味的“武道”

  1971年,即在李小龙猝然去世的前两年,他忽然声称,如果可能的话,也要收回“截拳道”这个名称,而把自己日益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称之为“武道”(起初,李小龙确为构思出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命名而沾沾自喜,并将之缩写为“JKD”。然而,他是否早已预料到开宗立派会掀起相当激烈的非议与攻击并由此而自缚手脚呢?今天也已缺乏足够的资料来加以推断了)。当然,这一更具有世界大同意味的至高武学名称,是“截拳道”的升华与提高,可惜,由于李小龙忙于影艺事业及猝然去世而最终未能实现。

 

本文内容摘自于《权威截拳道》 作者:魏峰

 

学习截拳道】  【关闭本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