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李小龙截拳道专卖店    李小龙文化    截拳道课室    咏春拳专栏    搏击大广场    龙迷俱乐部    邮购须知

 

欢迎光临环球李小龙截拳道网    本站永久域名 www.world-jkd.com    本站邮箱 jkd@vip.163.com

 

<<< 返回“访谈/忆述李小龙”首页

 

《猛龙过江》副导演植耀昌忆李小龙
 

 

  植耀昌,在香港邵氏电影公司从事电影工作多年,后来加盟香港嘉禾电影公司,担任大导演罗维的助导,并协助李小龙拍摄了《猛龙过江》和《死亡的游戏》两片。他不但是李小龙的得力助手,而且也是好朋友,这是一篇他当年任《猛龙过江》助导时的回忆录。

  我在泰国拍摄的《唐山大兄》时认识了李小龙,不久回到香港拍《精武门》,我们又在一起工作,经过八个月的相处后,我和他已成为很谈得来的朋友了,小龙在我的印象中,正直、爽快、聪明,他对电影怀着无限的热心与希望,对工作负责,甚至废寝忘食。我深深地感觉到,他有着当好导演、拍好电影的抱负。果然,李小龙要开拍新片子了,他自编自导的《猛龙过江》。这消息对我来说,早在意料之中。当时,我接到公司高层的命令,要我协助他拍这部片子,任助导一职。当我获悉这个任务后,心里不期然一阵紧张,又一张兴奋。我想,这是小龙首次当导演,又是他的“协和公司”的第一炮,责任重大,不知道能否与他合得来。

  第二天,我怀着忐忑不安没谱没底的心情见到小龙,他真诚的拍着我的肩膀说:“阿昌,镇定点!我们有商有量,拍一部好电影!”“好!”我稍稍放放心地握着他的手,彼此露出兴奋的笑容。

 

 
  我与小龙关在房子里,首先从剧本上下功夫。虽然目前观众极度喜爱紧张刺激的拳击片,但是小龙认为如果一部电影过于迁就观众的口味,为打而打,那么,到头来,必然只落得“从头打到尾”几个字,这反而使影片乏味,我同意小龙的观点和看法,所以就根据故事的发展及角色的性格,以喜剧的形式作为这部片子的衬托。小龙满肚子都是“故事”,特别是些幽默的、逗人发笑的所谓“古灵精怪”的笑话甚多,这些对丰富剧本的喜剧素材都有进益。小龙在美十数载,日常接触的都是英语,所以,一旦写中文剧本,对他来说是相当吃力的一件事,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工作的干劲,汉字忘了写的,他就以英文作补充。所以,在《猛龙过江》剧本上,每每夹杂着不少的英文字。

  经过几天的工作,剧本上的一切我与小龙都完全共通和统一了,这是我们合作所必须的。事后,小龙站起来,伸伸腰笑着说:“阿昌,我这么大个人,从未试过坐得这么久呢!”闻言,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创造香港电影史的先例,“猛龙”不只“过江”而且越洋到罗马拍摄外景。小龙到达罗马后,一放下行李,就赶着勘察外景地。罗马地方大,名胜古迹随处可见,有令你不知如何取舍之感,但小龙却根据剧情的需要,毫不犹豫的一一选定了。

  随后,外景队抵达罗马,《猛龙过江》开始拍摄。每处外景地点,如飞机场、古罗马竟技场、喷泉、花园、街道等,都是公共场所,成千上万的各国游人川流不息。所以,每天一大清早,我们就得开拍,趁游人比较稀疏的时候,先按照事前分好的镜头,抢拍了远景,然后才慢慢补拍近镜头。每天收了工,我和小龙都躲在酒店里,认真地做好次日的准备。远景、中景、近景、对白、动作,都分别写好,各执一份,不然的话到了现场,我们也只好做游客了。

  有一天,我打趣地问小龙:“喂, Bruce!当导演的滋味如何?”“新任导演就到罗马拍外景,所以一点懒也不敢偷呢!”小龙舒了口气答道。罗马外景的拍摄部份已冲晒好了,我们急不可待的连夜赶到当地一家试片室去看。看完了“毛片”,彼此都面露欢笑,因为在银幕刚刚放映过的,都是我们满意的收获。小龙并不因此而满足,而是更激发起了他的念,回到香港后,他又马上投身于未完成的拍摄部分。拍摄内景,由自己控制得来,省却了外景种种限制及外来的麻烦,所以比较轻松一点。不过,我们并不因心理上的轻松而松弛下来,尤其是小龙,我的确佩服他的干劲。

  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每晚照样先行做好次日工作的准备。大家各自在家中,他静静地躲在书房里,挥拳踢脚的比比划划,挖空心思地设计好每一节、每一段连贯性的镜头。他每天工作到深宵,第二天清早,开了他的跑车回到片场。见到了人,他总是很客气的打招呼、道早安,完全没有半点的架子。

  有人说:“李小龙是一个坐不住的人”。我说他像一台不会停止的机器,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因为在工作现场,他既导,还演,又是武术指导,每一个镜头都跑不了,简直忙得团团转,满头大汗。但是,当转换灯光、有片刻休息的时候,他却从不会坐在椅子上,不是指点别人几下拳脚招数,便是讲滑稽的“成人笑话”,逗得满场都是欢笑声,给紧张的工作增添了不少生气。

  我知道小龙在美国读过哲学和心理学,这样,是不是能够激发人的干劲呢?我没有问过他,所以不得而知。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拍摄,片子全部杀青了。小龙问:“阿昌,这部得开拍,趁游人比较稀疏的时候,先按照事先分好的镜头,抢拍征拍得还算不算顺利呢?”“还用问?当然顺过‘同花顺’啦!”我毫不考虑的答着,旁边的工作人员也异口同声的赞成。

  “李小龙捞过界(连别人的活也干了)!”这句话,是配音工作人员向小龙开的玩笑。本来嘛,导演进入配音室,目的在于指示,但小龙却不然,他处处要亲力亲为不可。例如,配对白时,因为戏中有一部分要配英语,特别请了一批外国人担任,但小龙却抢着担任一份,配起片中的一个黑人。他说:“讲英文不是很难,但要完全表达出语气和味道,却不是容易的。”又如配音乐那天,他的“瘾”又发了,居然客串起音乐师来!也许有人会说,他只想“过过瘾”,但我却不这么认为;相反,这些现象处徙都显示出他工作态度的认真和敢闯敢为的干劲。

  在《猛龙过江》中,我和小龙的合作是愉快的,经过这次的一起工作,我们了解的、共通的自然就更多了。有人问我,时至今日名成利就的李小龙到底还有何求?据我了解,他把“大明星”与“金钱”两者都看得很轻,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名话是:“不理什么星,总之拿人家多少钱,就要给人家多少工夫。”从他这句话,可以体会到他对事业的认真,对自己要求的严格。

  锻炼身体和看书,是李小龙惟一的嗜好。他每天都要跑两英里路,除了拍戏之外,风和雨也阻不住他的恒心。余下来的时间,他便一个人躲在书房里,看书和写故事,为新剧本找题材。他这样苦干,并无其它目的,惟一的希望就是拍些自己喜欢的、有水准的电影,更希望他的影片不单在东南亚受到观众爱戴,而且能进入国际市场。我记得李小龙对我说过一句话:“阿昌,李小龙的片子一定要打入国际市场,只是迟早的问题!”对了,李小龙说得不错,只可惜,他的愿望却在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后才得以实现!

  

本文由本站湖南俱乐部会员丛日升提供

 

返回“访谈/忆述李小龙”首页

 

 

 Copyright(C)2001-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咨询热线:0663-8661909              电子邮件:jkd@vip.163.com                                环球李小龙截拳道网